腸道有「第二大腦」之稱,是僅次於腦部擁有最多神經細胞的器官,亦是人體免疫細胞主要的集中地。腸道主宰著營養的吸引及廢物的排泄,負責篩選好壞,因此腸道的健康也就直接對應人體的健康。因此我們必須維持腸道內不同菌叢的平衡,才有足夠免疫力應付各種侵害。
1. 不良飲食習慣 - 暴飲暴食、食無定時,加上偏好高脂飲食、多肉少菜、飲酒等都會助長壞菌繁殖
2. 壓力過大 -工作過勞、壓力過大,以及有太多負面情緒等都會令益菌減少
3. 作息混亂 - 缺乏運動、休息不足、無定時排便都有利壞菌生長
4. 服用藥物 - 抗生素會同時殺害益菌及害菌,令菌叢大大減少
5. 細菌疾病 - 部分細菌或疾病會入侵腸道,損害益菌,破壞腸道微生態
嗜酸乳桿菌(A菌)
具抗菌及抑制惡菌活性,能有效調整腸道菌叢的平衡,抑制腸道不良微生物的繁殖,對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,對腸道和消化道有正面幫助,並提升免疫力。
雙歧桿菌(B菌)
被專家確認為腸內最有益的菌叢,能保持腸道酸性環境,抑制害菌繁殖;改善宿便,並能預防水土不服及減少偶發性肚瀉。雙歧桿菌及嗜酸乳桿菌可有助消滅胃部惡菌,健康胃腸。
保加利亞菌
被列入為「公認安全性(GRAS)」成分,保加利亞乳酸桿菌可增加益生菌對腸道黏膜的黏附,幫助清除及排去頑固宿便,解決便秘煩惱,有助排毒瘦身除口氣。
副乾酪乳桿菌 (LP菌)
是抗過敏益生菌,具有協助平衡鼻、皮膚、呼吸道等器官的過敏免疫反應的能力,有助緩解鼻敏感、氣管敏感、濕疹等徵狀。
嗜熱鏈球菌
早在1990年代,嗜熱鏈球菌就已被大量用於生產奶酪與酸奶。研究指出,嗜熱鏈球菌與保加利亞菌能產生協同作用,加倍活化腸道功能。